top of page
JLMS_Jenny

<配音課與華語教學論壇>

<配音課與華語教學論壇>

過去這個月多月學習配音、聲音運用,有很多感觸。
面對這些新感受,新體悟,我決定把這些體悟應用在我四月中的一場- “東華大學華語國際論壇”與談人的分享內容中😉。
--------------------

(圖片中為肢體課當天、進錄音室、人稱配音天後-馮友薇老師)


過去一個月,每個週末都花上六個小時去學配音。

沒錯,就是我們想像中的“卡通、廣告配音、戲劇”的配音。



至於為什麼學配音,因為華語教學一段時間後,就會開始想:除了教學,我還能做什麼?還有什麼可能性,我還能夠如何使用我的聲音?

於是我開始搜尋課程、尋找任何關於配音課的資訊。


過去30個小時課程中,除了學華語老師不太陌生的“正音”還學了“肢體表達”。

這些肢體課程看起來和配音沒有直接相關,卻用這樣的方式讓我們了解配音的精髓。



第一個鏡子練習:配音員很需要的是觀察,觀察身邊的人的說話眼神、聲線、口音、發音…各種聲音各種細節。所以透過鏡子練習,就在訓練我們對於細節的觀察。


第二個拳擊練習:配音員除了觀察模仿,也需要能夠適度地呼應,比如配戲劇或是電影預告的時後,如果畫面氣勢滂礡,自己卻沒有利用聲音展現出相同的力度,就容易讓觀眾出戲,甚至無法激起票房…因此我們接受到資訊後,接著給予出來的份量、力道、情緒也是很重要的。


第三個練習:簡單的“好”、“不好”其實就有很多詮釋方式,可能是口是心非的“好”、諷刺的“好”,無理取鬧的“不好”、優柔寡斷的“不好”…各種情緒、各種語調…

在全班同學的表演中,就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好”、“不好”。


-------------



30個小時的課程中,練習了廣告、日劇、卡通、韓劇、電影、影集、旁白、有聲書的配音。


很快地,配音學習課程來到了最後一天。看起來短短的五週,卻是一次大突破。


報名前,我擔心著自己放不開、擔心著自己無法在別人面前演出哭泣、吼叫的聲音。在第五堂課的配音課中,這些好像都不再是障礙,終於開始慢慢揣摩閱讀戲劇裡的人的呼吸、表情、態度、口氣、甚至會在說話前,抓好自己的和麥克風的距離…#隨然不到完美但我終於突破


沒錯!就是到了最後一堂課,才發現放掉自己的那些包袱,才能更貼近角色。


這些看來理所當然的東西,是花了一段時間的調整:剛開始只求跟上腳本,跟上畫面的嘴,但口氣完全不對、甚至忽略離麥克風的距離,自己的聲音顯得非常突兀…


過去幾週一直試著讓自己更投入入角色,但總會在吶喊出、說出台詞的瞬間被自己不知道哪裡來的“害怕”束縛住。


雖然老師一直說我是大膽的人,但這樣的大膽好像少了更多的細心觀察。


到了最後這週,課程快結束的這週,有種愉悅感,也可能和老師、同學更熟悉,所以更能在彼此面前做更真實的樣子…


最後這天配了一個日本古裝和某電影卡通片段。

進錄音室時沒有太多的害怕,坐下後沒有思考太多,只是想辦法讓自己更投入螢幕畫面和裡面的音樂、角色的呼吸、表情、反應…想辦法把台詞用自己的聲音展現出來。


看日本古裝劇的那段,我甚至差點熱淚盈眶,我竟然在錄音室呈現出一個哭哭的聲音。耳機放下後,聽到老師在錄音室外頭嚴厲的口氣大叫:出來!

我以為自己搞砸了,沒想到老師說: “你配得很好耶!我故意嚇你的。你最後那句非常好,雖然聲音感覺有點可愛,感覺是進宮沒幾年的丫鬟,但你的情緒有做到。”


下午的電影卡通配音,原本被設定角色A,但跟同學對了兩句台詞後,老師說:你們兩個換!

錄音室裡原本還在揣摩角色A的我,瞬間變成角色B。但好像也沒有更多時間可以準備,就來吧!就在沒想太多準備情況下配完角色B的聲音。


出錄音室後,老師說:“沒錯,角色B就是這個口氣!而且你很大膽,叫你換角色、東西來了就錄。” 想要當配音員就要:膽大、心細、臉皮厚。



我不知道我這個膽大能維持多久啦,但至少在課程最後一天我自在很多。

心細、好好關照身邊人、事、物,這件事情是一輩子的課題。

至於臉皮厚,我可能還需要多加磨練…


--------------------------

配音課開始前,我想的都是:配音的技巧和技術的訓練。

但技巧的背後,其實是要回到自己本身,關於很多個人的性格突破與調整。

一開始都覺得老師們會通靈,但其實某部分是因為老師能夠很敏銳地從聲音質感以及說話表達方式辨別性格與做事風格。

與其說這是配音課,不如說是透過聲音表達的療癒和身心靈課程!


過去這個月多月學習配音、聲音有很多感觸。

面對這些新感受,新體悟,我決定把這些體悟應用在我四月中的一場- “東華大學華語國際論壇”與談人的分享內容中😉。


因為這完全關乎著一位老師能授課的內容廣度、深度,以及給人的形象、個人品牌的建立…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