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JLMS_Jenny

華語教學論壇與AI課程的反思

#好的華語老師就是沒有課本沒有課綱能信守捻來授課的老師

一個月前,受邀參與了東華大學主辦的論壇,論壇結束後一直要寫篇文章,卻忙碌著很多事情,這篇文章就這樣放著,直到最近看了AI年會影片,其中內容有所呼應,實在太有感,決定抽空把這篇文章寫出來。

一方面幫自己記錄、也重新檢核自己的華語教學工作、論壇上的分享與最近的學習。


能受邀論壇,老實說我受寵若驚,畢竟自己沒有任何一張華語教學文憑(包括外交部對外華語教學證書)、也不在任何華語中心、學術單位任教,能被邀請我除了滿滿的問號,更多感恩的心!


一直以來,這種半路出家的老師在論壇這種場合,常常展現出局外人的狀況。

一方面沒有業界學長姐、也沒有所謂的同事,當然也會因為這種局外人的狀況被忽視…

但自己某部分很開心可以藉此次機會和所謂圈內老師們更多交流、也藉此機會了解更多不同教學場域的發展與面對到的挑戰與機會。



與此同時自己也必須思考:論壇中,我可以從什麼樣的角度切入,畢竟我不像其他老師們在領域教學動輒10年起跳、撰寫過眾多暢銷市售教材。我思考著要如何跳脫框架的角度去分享論壇中的問題討論。


四月底的那場論壇,針對問題,我們當時的討論及我的回覆如下:


第一題:怎樣是好的華語老師?

有老師說:要用心! 另一位老師說:要專業

但平時哪一位老師會說自己不用心? 而且“專業和用心是老師基本條件”,論壇中的題目是關於好老師”…


論壇中,過去在法國讀戲劇的清大主任說的內容我非常有感:個人性格魅力!

這也完全呼應我準備的答案中。


關於這題,我的答案是:

AI、網路時代下,知識很容易被解決,老師個人特質、專業度、魅力、師生關係建立、生命經驗造就的教學特色才是關鍵。因此:


1.#好好過生活好好體驗生活,當與時俱進的老師,這樣才能將課程與時事生活結合。


2.#帶著感恩的心找到自己的不平等優勢,當一個與眾不同的老師。

我沒有文憑,但過去的商務經驗讓我很容易跟商務型學生溝通、我的師生管理就是過去的客戶管理。


3. #建立自己的風格,幫自己人物設定,當一個有記憶點的老師。

從外表、穿衣風格、行事作風、聲音表現展現一致性。呼應了清大主任的觀點。


第二題:成功的教學案例。

對我來說,成功案例就是我的中文教學陪伴了學生人生大事。我舉了三個例子:


1. 因為酷的中文課我進了總統府。他因為這個訪問總統的影片,也進入不同的事業階段。


2. 幫Gail上課,除了課本,我們課程包括跟記者媒體應對進退。


3. 幫學生婚禮誓詞翻譯、陪伴練習,最後意外發現參與學生婚禮的賓客總身價超過千億台幣,賓客的企業佔全台灣GDP總合好多百分比。這場婚禮誓詞讓賓客印象深刻、給足學生家面子、也給足他自己面子。因此他轉介紹很多很多學生,我告訴學生:你是我的貴人!

學生回答我:老師你不要謝謝我你應該謝謝你自己。

身為一位華語老師,學生的這句話就非常有力量、一切就已足夠!


-----------------------------------------------

第三題: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


關於這題,我覺得:學生主動報名、主動付錢,為什麼說是被動學習?

應該是說:學生主動、我們要如何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慾望。

關於這題,我朋友告訴我:你可以直接扭曲主辦單位的問題,不需要按照他們的被動邏輯回答問題。於是我就扭曲了主辦單位的提問…


首先,我希望先創造一個“先見林再見樹”的學習思維。

一開始讓學生了解到整體課程概念與學習目標的樣貌。

過去我們都先見樹,但可能因為一棵樹讓你很挫折,最後你就放棄看到整片森林,非常可惜。

所以先見林、再見樹,這樣才是為了一輩子的學習、不是為了一次考試的學習。而且本質上最大的差異是:開心學習、痛苦學習。



接著,我提到:師生的關係應該是Jazz Jam Session,一個爵士即興表演,老師和學生關係是平等的、保持良好的溝通方式、彼此聆聽、隨時了解學生的需要,彼此去調整學習與教學步伐。

傳統學生被動的原因是:老師是指揮、學生帶著樂譜(課本),老師指揮下,學生才跟老師演奏一場交響樂。



因此總結題目1~3

1. 老師與時俱進、保持彈性、好好過生活

2. 創造先見林、再見樹的教學思維,讓學生永遠好奇、永遠保持學習動力。

3. 師生關係的平等,保持良好的溝通,互相調整需求。讓學習變成一輩子的學習、而不是為了一次考試的學習。

每個問題我都被安排最後一個回答,因此我剛好有機會幫自己的論點來個總結!

論壇的論點分享完後,收到不少人私下的回饋…


有人偷偷傳了紙條:

最欣賞老師說要 好好過生活。

語言老師要快樂要有豐富的經驗。

其人格特質open minded

在您的身上我看到了。

哈哈,老牌的框架+隨時生動的內容

在華語文教學領域,您的方式注入一股清流和活力。令人激賞。後會有期


----------------

論壇後的一個月,最近看著朋友主辦的AI活動影片課程,課程內容豐富不說,其中很多觀念與分享讓自己深刻地思考了“身為華語老師、身為一位半路出家靠自己的老師”我能怎麼做、我該怎麼做、應該能有什麼調整…也意外地發現其中的一些觀點和自己四月底論譠上分享的不謀而合:


過去老師的身份是:傳道、授業解惑者也

但現在網路及AI發展下,傳道、授業超容易還可以三秒解惑…身為老師、華語老師的我們能做什麼?



AI時代下 vs 好好過生活

AI時代中,有些能力被稀釋(比如翻譯),相對地,有些能力變得稀有(比如溝通能力、鑑賞能力、生命經驗、品味-對於事情的洞察力)

這種情況下人際互動變得更重要,而老師的生命經驗、溝通能力的也在這樣的趨勢變得無可取代!

這讓我想到論壇中自己說的:好好過生活,生命中不是得到就是學到,當個與時俱進、有故事的老師。


AI時代下 vs 先見林再見樹

AI時代下,我們更應該學習如何學習。過去的學習模式是為了一次評量測驗的學習。但由於AI發展成長速度是以十倍速度增長,因此學習不再是短期目標,而是要養成一種習慣,是要長時間。

呼應到論壇中說的:先見林、再見樹,這樣才是為了一輩子的學習、不是為了一次考試的學習。而且本質上最大的差異是:開心學習、痛苦學習。唯有開心地學習,才能讓他延續成長時間的學習。



AI課程還沒看完,但已經太多事情在腦中充滿波瀾。

每一段時間就有朋友問我:你是否擔心教材或影片被搬運,拿去授課。

剛開始教學前三年、做影片第一年,我真心在意這件事。

但隨著教學經驗累積,對於這件事情我看很開:每個人的人生經驗不同,我的講義製作、我的提問有我的邏輯和道理。每個人的人生經驗、幽默感、陳述方式不同,拿了一份講義不代表能教學方式與風格。就算能複製到我影片的內容,也無法把我整個靈魂偷走!

這更說明了老師生命經驗與個人風格建立的重要。


----------------

論壇結束加上AI課程讓我的反思,我某部分慶幸自己是半路出家,沒有框架、一直以來就不喜歡按照課本授課的老師。


論壇當天,我其實最想說的是:

對我來說,好老師的就是沒有課本、沒有課綱,能信守捻來授課的老師!

因為課本上的內容,很大部分網路影片、AI都能替你解決了。






Comments


bottom of page